因工作需要,巴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拟实施不动产登记档案进行整理并进行数字化加工、储存。为合理确定该项目采购控制价格,现公开询价,诚邀请符合本次要求的技术服务单位参加报价。
一、项目名称
巴中市不动产登记档案整理及数字化加工、储存服务项目
二、项目内容
(一)询价内容
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对移交的不动产登记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化流程、档案整理、档案扫描、数字化软件设计、纸质档案制作、档案安全保障、质量保障、人员配备、设备配备、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资料分类、排序、编码、整理后的高精度扫描、图像处理(去污、纠偏)、装订、装盒(档案盒厚度为4cm)、数据存储检测、移动硬盘、录入巴中市不动产统一登记系统、验收移交、售后服务等工作。项目详细工作量清单如下:
类别 | 单项名称 | 主要内容要求 | 单位 | 数量(预估) |
项目档案 | 档案整理 | 按照国家档案行业标椎《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DA/T31-2017)》《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等业务规范执行。包括排序整理、著录、页面打码、档案装订、卷宗封皮、说明表、档案盒等内容。具体内容详见工作要求。 | 盒/页 | 0.74万盒/331.52万页 |
档案数字化 | 档案扫描、图像处理、数据存储、数据验收、数据交换、数据备份、安全管理等基本环节,保证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确保与纸质档案一致。 档案图像数据采集过程中,数字化扫描分辨率不得低于规范要求,应保证扫描后图像清晰、完整。具体内容详见工作要求。 | 页 | 331.52万 | |
档案系统录入 | 将整理好的档案电子成果(JPEG格式)录入巴中市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 项 | 1 | |
数据备份 | 成果数据需提供移动硬盘(2T)备份 | 套 | 2 |
(二)工作要求
1.档案整理
纸质档案移交和接收的质量标准按照《档案案卷格式 (GB/T9705-2008)》《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等业务规范执行。
整理流程:
1.材料上的金属物应全部剔除干净,操作时不得损坏材料,不得对材料进行剪裁;
2.破损的或幅面过小、过薄的材料应采用A4白衬纸托裱,1页白衬纸应托裱1张材料,不得托裱2张及以上材料;字迹扩散的应复制并与原件一起存档,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
3.幅面大于A4的材料,应按A4大小折叠整齐,并预留出装订边际,超宽、超长的资料按A4 尺寸进行风琴式折叠;
4.核实档案与系统数据是否一致;如发现混档,需将不属于当前卷的材料退还采购人处理;
5.空白和重复的文件要剔除,有正式件的文件剔除复印件,剔除的材料退还采购人处理;
6.原已规范装订的书本式文件,如公证书、房产证、有火漆印的材料等,不进行拆分(公证书、房产证应该去除封面和封底)。
7.页面修整破损严重、无法直接进行扫描的档案,应先进行技术修复。
8.立卷:采用1件的原则,每办理1件登记所形成的材料立1件。
9.排序:将档案的文件按照采购人提供的目录表顺序排列。
10.编码:编码一律使用打码机打印页号,起始号码从0001开始。
11.说明表:统一使用采购人提供的格式打印或印刷,每卷档案最后均附一张说明表,如遇档案材料发生更改、替换,需在说明表上注明。
12.将整理好的档案按年度排列上架。
(三)不动产档案数字化加工
一)数字化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资料数字化转换过程中形成的电子资料目录与数字化图像,应通过网络及时加载到数据服务器端汇总、验收,并应实现目录数据对相关联的数字图像的自动搜索,数字图像的排列顺序与纸质资料相符。
2.扫描时限
为保证档案数字化影像的利用效率,扫描时限分为加急(少量)和日常2 种:加急扫描档案从接收档案开始计1小时内完成;日常扫描档案从接收档案开始计3个工作日内完成。
二)数字化加工流程:
1.扫描:要求使用彩色模式进行扫描,纸张状况好的档案使用高速扫描仪,较薄、较软、超厚的采用平板扫描仪。
2.分辨率:选择适当的分辨率。参考以下选择:照片100dpi字体较大且明晰的纸张:200dpi,字体较小或较模糊的纸张:300dpi,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辨率及其他相关参数。
3.图像处理
(1)对方向不正确的图像应进行旋转还原;
(2)出现的影响图像质量的杂质,应进行去污处理;
(3)对大幅面资料进行分区扫描形成的多幅图像,应进行拼接处理,彩色模式扫描的图像应进行裁边处理,去除多余的白边。
4.图像存储:采用JPEG和PDF格式存储。
5.图像命名
文章推荐: